加拿大幅員遼闊,大多數人口靠近美加邊境,集中在安大略湖和圣勞倫斯河沿岸的幾個中心城市內。農村地區占陸地面積的絕大多數,但農村人口只占總人口的一小部分。加拿大統計局對“農村”的定義是指人口不足1000人、人口密度低于每平方公里400人的地區。
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(2016-2021年),加拿大2021年農村人口達到660萬,相比2016年增加26609人,微增0.4%,大大低于加拿大城市地區6.3%的增長率。由于人口增長率的差異,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比例從2016年的18.7%下降到2021的17.8%。
然而,與七國集團其他國家相比,加拿大農村人口在此期間的增長率最快。事實上,加拿大和德國(增長率為0.1%)是兩個農村人口增長率為正的七國集團國家。
強大的移民水平和大多數移民定居在大城市地區的事實相結合,解釋了為什么加拿大城市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快于農村地區。一些農村地區也著眼于分流更多海外移民并扶持發展特色農村經濟,以吸引移民長期定居。
以大西洋沿岸的愛德華王子島為例,該省自1995年以來大力吸引海外移民,政府推出針對新移民的“歡迎社區計劃”,引入針對農村非營利組織的“社區能力發展基金”,同時鼓勵農村企業的發展。根據此次人口普查數據,該省人口增長率位于加拿大前列,農村人口增長率達到6.2%的高水平。結合上一次人口普查數據,2011年至2021年,愛德華王子島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比例保持上升,也是唯一超過50%的省份,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。
研究人員還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對加拿大農村人口增長有正面影響。遠程辦公的興起、對低密度社區的需求以及海外移民的減少,都增加了農村地區人口的比例。
疫情期間,人們迅速轉向遠程辦公,在郊區或農村地區尋找更便宜實惠的住房。此外,遠程辦公讓目前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個人進入城市就業市場,而無需搬遷。這兩種變化都有助于農村人口的積極增長。自2020年3月以來,加拿大有20%至40%的勞動力從事遠程工作,而在2020年2月之前,這一比例僅為5.7%。
疫情也讓更多的人選擇低密度社區,降低傳染的可能性。在全國范圍內,人們離開高密度城市地區遷往靠近城市中心的郊區和農村地區。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20年和2021年,生活在大城市附近農村地區的人口增長超過了前五年的平均水平。此外,疫情期間海外移民數量創造了最低紀錄,減緩了城市增長速度,從而也減緩了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加拿大人比例的下降。
人口普查顯示,農村人口變化的關鍵驅動因素是地理位置是否接近城市地區。換言之,目前農村人口增長集中在城市附近。加拿大統計局根據偏遠程度指數對農村地區進行分類。數據表明,2016年至2021年,被視為最不偏遠地區的人口增長率為5.9%,而最偏遠地區的人口下降率為2.7%。
樂觀人士認為,集中在城市附近的農村人口增長是一種魚和熊掌兼得的方案,既可以避免城市的嘈雜,但如果想去看戲,也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開車進城。
批評人士指出,除了疫情期間人口從城市向郊區或農村遷移,農村地區間的人口遷移只是利用了農村地區統計學上的定義,事實上還是造成偏遠農村的空心化。
1867年以來,居住在加拿大農村地區的人口比例一直穩步下降。加拿大政府近幾年不斷加大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預算和投資,試圖為農村社區提供與城市社區同等的生活水平,包括互聯網、道路、醫療和教育。
專家認為,農村的衰落和城市化不應是硬幣的兩面。除了財政投入,農村地區需要因地制宜,發展經濟,取得成功,直到有一天,地理位置不再決定生活質量。
?